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1年8月经学校党委会研究决定成立,前身系2012年2月成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主要任务的二级教学科研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科研团队建设项目。2024年6月,入选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全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组织安排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任务;负责全校军事理论教育、劳动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统筹协调;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培训工作;牵头指导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培养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设教学科研机构、服务机构和行政机构。其中教学科研机构设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简称“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简称“德法”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就业创业教研室、综合教研室(含劳动教育、军事理论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行政机构设党总支书记一名、院长(党总支副书记)1名、副院长1名、组织员兼综合办公室主任1名、行政秘书1名、教学秘书1名。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秉承“马师马院、在马言马、以梦为马、策马前行”的办院理念,致力于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职高专马克思主义学院,逐步锻造了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专业师资队伍。目前,学院现有专兼职思政课教师48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兼职教师10人,达到思政课专任教师师生比1:350要求,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博士2人,硕士35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主持省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2人。
近几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集中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强化教学能力提升,加强教科研理论研究,提升思政课教学团队整体实力。团队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立足实践升华理论,加强理论研究,推出一批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题项目,形成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该团队先后成功主持申报的教科研项目达到20余项,其中获得教育部和省级思政课建设项目20余项。五年来我校思政课教学团队的教研科研成果丰富,公开发表论文文章5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4部,编印实践教学方法与案例校本教材1部,编写出版实践教学成果集、校本教材3部,教师获得市级以上成果奖项6项,其中省级征文比赛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学校入选安徽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调研报告《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获得2020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渡江战役第一枪——追忆西梁山之战》微课,成功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百所职业院校名师讲党史”系列微课,在全国推广使用。2021年12月,韩芳勤老师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展示一等奖。韩芳勤等3名思政课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获得2021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张红梅获省级专业带头人称号,并获省高校振兴计划专业带头人重点支持项目。
从2008年起,学院坚持改革创新,对思政课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将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思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一是确定“3+3+n+e”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二是实施“6+2”全学年思政课实践教学整体模块。三是改革思政课教学考核实行“442”评价方式。马院认真总结思政课实践教学经验,《构建“立体化融合式”高校“大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案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打造有效互动课堂——〈思想道德与法治〉“做新时代忠诚爱国者: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教学案例》两项典型案例分别成功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五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成果选编》《安徽省高等学校五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优秀教学案例选编》。在马院教师的指导下,2019年在全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联盟举办的第一届“口述史”、“微视频”比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各3项,三等奖1项的好成绩。2021年,我校学生获得安徽省大学生学党史决赛三等奖1项。2020-2024年,我校教师在指导学生学生参加“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中先后荣获短视频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社会调查报告三等奖1项,最佳组织奖1项。2022-2023年在安徽省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皖南片区比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24年单守金、鲍峰指导学生参加教育部“领航计划”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荣获二等奖。